5G將至,萬物互聯照進現實
5G的腳步越來越近了。在近日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,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是5G設備研發的關鍵期,最早到2019年下半年,具備示范應用能力的5G終端將會推出。
消息一出,人們在感嘆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,尤為關注的是:實現大規模商用,5G何時才能來到我們身邊?全球5G產業鳴槍競逐,中國能否實現領跑?
5G不僅僅是“快”
即時消息、網上購物、實時導航、在線視頻……4G打開了移動寬帶通信的大門,也刷新了人們對現代生活的新認知。
然而,科技飛速發展,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止步于此。隨著物聯網、車聯網、智慧城市等“新名詞”的出現,未來似乎已近在眼前。但是,爆炸性增長的數據流、大幅增加的互聯設備、不斷出現的新服務和應用場景……這些與之相伴、洶涌而來的網絡需求,卻讓現有的4G移動通信網絡有些“吃不消”。
怎么樣才能滿足科技躍升對網絡的“超額”需求?人們將目光瞄向了5G。
與前幾代移動通信網絡相比,5G有何顛覆性特征?
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“快”。2015年,ITU(國際電信聯盟)正式定義了5G的三大類應用場景和八項能力指標,有數據顯示,相對現在的4G網絡而言,5G可以讓用戶的體驗速率增長100倍,最高達到10Gbps。
這是什么概念?我們不妨來打個比方:下載一部超清《阿凡達》,使用現有的4G網絡,進度條的“爬行”速度就像慢吞吞的蝸牛;而采用5G網絡,只要“眨眨眼睛”的工夫,電影即可立時呈現。
“2G看小說、3G看圖片、4G看視頻,至于5G,其10Gbps的速率將為互聯網應用帶來質的革命。”中國移動河北公司技術專家趙志偉說,在5G時代,“下載”這個詞兒將逐漸成為過去式,因為網絡即是“硬盤”,我們不必再千辛萬苦地去下載電影或游戲,“就像MP3和隨身聽,移動硬盤等也將漸漸成為‘古董’。”
但你如果以為5G僅僅是“快”,那就錯了。
除能達超高速率外,5G還將實現千億級別的連接及低至1毫秒的時延,使超大規模數據采集與處理、精確遠程同步成為可能,讓智慧城市、物聯網等觸手可及,并為無人駕駛、車聯網、工業自動化等新興產業發展提供網絡基礎。
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例,超低時延是保證其網絡“大腦”快速反應的關鍵。一般情況下,3G的網絡時延會到100毫秒,4G可達20毫秒至30毫秒,而5G則縮短到了1毫秒。
當我們瀏覽網頁時,這種毫秒級的時延體驗也許并不明顯,但對自動駕駛等關乎安全的行業來說,毫厘之差就可能危及生命。有人就曾做過測算,如果一輛車以100公里/時的速度行駛,30毫秒的時延意味著83.33厘米的移動距離,而1毫秒的時延移動距離僅為2.78厘米。
“實際上,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就在這一念之間。5G網絡下,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反應能力已經能夠優于人類了。”趙志偉說,可以預見,憑借這些優勢性能,5G將廣泛應用在重型設備的遠程控制、工廠自動化、工廠實時監控、智能電網和遠程手術等領域,并對工業互聯網、能源互聯網、遠程醫療等的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。
在趙志偉看來,5G不僅是對傳統4G技術的再提升,它更能將4G曾經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的夢想——萬物互聯變成現實。
暢想一下這樣的清晨:睜開惺忪的睡眼,臥室的燈柔和亮起,衛生間里洗臉水已自動調至適中溫度;洗漱完畢戴上眼鏡,透過鏡片的虛擬現實顯示,叮囑上學路上的孩子注意安全;吃過早餐,乘坐自動駕駛的汽車去上班,在途中與工作伙伴視頻溝通一天的工作安排……“這將是5G帶給我們的新生活。”趙志偉說。
我國正發力成為全球5G領跑者